根据浙江省2020年11月蓝天保卫战战报,1至11月,我县臭氧浓度下降20.8个百分点,改善幅度全省第一。PM2.5浓度均值下降了21.2%,空气优良率上升10.8个百分点,达到96.1%,居全市第一。据了解,这是我县继5月、7月两次夺取全省“蓝天之星”之后,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再获全省殊荣。
采用“142”模式精准治理,是我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“秘诀”。“我们紧盯颗粒物和臭氧‘双减双控’行动‘1’个目标,实施引入技术科学治、规上企业高效治、中小企业源头治、规下企业集中治‘4’项有力举措,同时运用执法倒逼、部门联动‘2’个机制,凝聚合力,不断提升县域空气质量。”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副局长、县治气办专职副主任刘剑介绍说,臭氧污染问题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,挥发性有机物(VOCs)则是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(PM2.5)的重要前体物。今年以来,该局改变以往人防手段,引入走航监测车,实时解析污染源,精准定位空气质量异常点位,展开靶向治理。哪里空气污染物超标,环境执法人员就跟到哪里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,我县已开展VOCs及颗粒物走航监测27天,覆盖15个乡镇(街道),采集分析数据4万余条,精准定位空气质量异常点位61个,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。
针对VOCs排放量大的规上企业,我县积极邀请浙江大学专家编制一企一策,以高效有机废气治理设备等设施实行专项治理。中小型家具行业则按照能改尽改的原则,积极开展水性漆源头替代工作。用不含有甲醛、甲苯等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水性漆替代污染较重的油性漆,从源头上减少VOCs的产生。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我县已有40家企业完成了水性漆的替代工作。针对规下企业,则通过建设活性炭集中吸附脱附中心和汽车共享喷涂中心,让他们定期集中脱附再生和共享喷涂。目前,我县已建成了2家汽车钣喷共享喷涂中心、1家活性炭脱附中心,数十家低排放企业已实行定期集中脱附、共享喷涂。
在此基础上,生态环境、发改、经信、综合执法、住建、交通、资规等7个部门联动防控,以执法为抓手,倒逼环境质量改善提升。目前,我县已经实现了在建工地扬尘闭环管理,为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并加装监控器,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抽检、非道移动机械环保上牌、主要道路洒水降尘、秸秆焚烧网格化管理等工作。
但成绩属于过去。安吉地处盆地,眼下正是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最后的关键时刻。“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行动,狠抓扬尘治理等重点难点,苦干实干,全力营造臭氧防控与企业减负双赢局面,让蓝天白云常伴安吉左右!”刘剑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