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县道晓于线大中修工程进场。工程涉及该道路3公里路段,针对单侧路面沉陷、安保工程不规范等问题,将实施中修罩面、安保设施提升等工序,以提高道路质量以及群众行车安全性、舒适度。同一时刻,西北线大中修工程也已启动,因重车来往频繁而造成的路基沉陷、车辙等问题,将得到“治疗”。两个工程施工,宣告2020年度全县农村公路大中修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。
今年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涉及县内21条农村公路,总里程为52.02公里。其中包括长赤线、李赋线、王孔线、东长线、马南线、西北线等16条县道,全长约37.94公里,以及杭垓镇高村至吕浦、天子湖镇中山至迂迢等5条乡村道,全长约14.08公里,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面整修、路基拓宽、病害处理等。
据了解,今年实施大中修工程的县道中,除晓南线、霞大线、白缸线、白潘线、黄青线外,其余均为等级较低的四级公路,且较多分布在相对偏远的乡镇。“这些道路路面都有不同程度损坏,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。”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养护工程科副科长林骏超介绍,随着近些年乡镇乡村经营推进,高质量的通行条件成为“标配”,对农村公路实施大中修,既是为了改善全县农村公路通行条件,提升公路行车安全能力,满足老百姓安全出行需求,也是为乡村经营提升配套。
根据前期摸底情况,本轮大中修工程主要将实施路面病害修复,路基防护,路肩硬化,挡墙、交叉口、涵洞边沟排水设施修护完善,以及大修路段钢质波形护栏、标志标牌交通安全设施的补充完善等工作。具体实施中将按照“一路一策”方式推进,针对老化、松散、剥落、龟裂、沉陷等多种情况,交通部门也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农村大中修工程还纳入了预防性养护内容。“过去往往等道路发生病害后实施养护。”林骏超对比,现在一旦关系道路质量的硬性指标出现下降趋势,就将提前采取预防性养护举措,实现“小病小治”,延长道路寿命。他举例,因绕行白缸线的重车数量较多,导致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参数下降。本次大中修就将该道路列入到“维修名单”,实现“早发现早治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