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源村一村民从外地经商回来,发现门前自留地界址有变化,便来到邻居家了解情况,双方在言语上出现不和,产生纠纷。很快,村里组织人员上门协调,在协调未果的情况下,最后在村级矛调站,通过视频调解方式顺利解决此事。
“让小事不出村”是孝源村近年来进行社会治理的宗旨。该村是孝源街道中心村,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,涌入村里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多,社会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,街村两级以“民主法治村”“三治融合示范村”创建为抓手,进一步夯实治理基础。日前,孝源村已成功创建浙江省善治示范村,与此同时,皈山场村、观音桥村也成功入选。至此,孝源街道省级善治示范村达到全覆盖。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孝源街道高度重视乡村法治建设,坚持依法治村,在以法律法规为龙头、村规民约为基础、家风家规为重点的法治、自治、德治“三治”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基础上,全力构建党规、法规、村规、家规“四规”联动治理模式,着力打造“无法不美”的法治乡村新样板。“目前我们已建成全县首家禁毒预防教育基地,在洛四房村设立宪法广场;尚书土干、皈山场、观音桥等村获得省级民主法治村称号,洛四房村成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。”街道相关负责人说。
洛四房村法治建设走在前。该村打造“四规”展示学习基地,多次组织村民学习“四规”内容;建设清风文化园,包含廉政绘画、思源井等多个寓教于乐的小品;同时还建成了一公里“守规”示范线,在6个自然村融入若干立规守矩教育展示点。另外,通过举办文化活动、注重队伍培养等载体,深化“四规”联动底蕴。
街道还从队伍建设、智慧监管等方面入手,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高。去年以来,街道建成全县首个乡镇(街道)矛调中心,组建村级“平安家园卫队”“代表调解队”等调解队伍和“调小青”“巧妈”等工作室,强化矛盾纠纷多样化调解,加快“村村用”“村村看”等“雪亮工程”建设,提高社会管控能力。此外,街村联动实现智慧监管,提高组级财务运行管理法治化、民主化和规范化水平。